康复记忆

父亲殷志坚的康复人生

发布时间:2022-04-15 471 次浏览

微信图片_20220427142704.gif

以人物为经,以故事为纬

编织成百年康复的发展史

【康复记忆】继续为大家讲述

《百年康复:我与康复医院的故事》


本期故事“主讲人”——殷晓星

医院原门诊内科副主任

她的“康复记忆”起源于

她的父亲——殷志坚

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殷志坚的康复人生》......

333.png

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悲悯之心,还得拥有聪明才智和丰富学识,以及一双勇于实践的手。一名优秀医生的成长需要勤奋学习加上临床实践,需要多读书。父亲原名殷金桂(贵),年轻时决心终生矢志医学事业,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殷志坚。

在父亲的熏陶下,我选择了从医,自己也喜欢学,并且觉得学医是治病救人做好事。我考取南京医学院那年,父亲在上海进修,听说我被录取,高兴极了。他在长途电话中叮嘱我:“晓星,要多看书!” 读书是为了增加理论知识,从医是为了治病救人。想知道疾病情况,必须要善于学习,前人积累的丰富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的基石。印象中,父亲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毫不夸张地说,他大概是我们医院最爱读书的人。

关于“医生坚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从医”这一说法,我并不赞同。我的父亲、母亲和我都从事了医护工作。我觉得,做一名医生其实蛮好的。父亲从来没有把在医院里面遇到的负面情绪带回家。医生这个职业神圣而光荣,不管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抑或物资匮乏的和平年代,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做一名医生最纯粹的满足感和光荣的使命感。

或许是医生的职业身份将我们拉近,我一直相信选择做医生的人都是有情怀的,有着无私奉献精神。能从患者角度出发,以患者为中心, 把患者视作亲人就是医生最高贵的职业品德。我父亲的患者和他关系都很好,甚至能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4.jpg

父亲订阅过很多杂志,买了很多书。阅读许多医学杂志关注其中的病例报告,以便处理疑难杂症时比旁人有更多的理论推断依据,这是大内科负责医生的必备素质。小时候,我帮他把杂志按照省份、类别分类,误把《中级医刊》当作《中级医“厉”》。我父亲看后,笑得前仰后合。

除了阅读启发,他也给了我很多专业指导。我跟着父亲上了好多年内分泌专家门诊,接触过很多病例。他从医40多年,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我也因此接触不少患者。父亲从小父母双亡,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接着被过继到另外一个家庭。那家人想培养他到上海学做生意,或者去种田,他不愿意。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读我伯父的医学书,每天都读。因为小时候遭遇的家庭变故,父亲一直激励我要珍惜读书的机会。1947年,他考取了国民政府行政院医师资格。我的母亲是上海护士学校毕业的,懂英语。父亲1954年后一直在乡医院工作,很少回家。那时母亲响应国家及医院的号召,从县医院护士长岗位到乡医院支援乡村医疗工作。父亲母亲常常一起交流,也一起在苏北和安徽开过诊所。

我们家里,书架和书几乎占了一半空间。父亲勤读书,跟进医疗新理论成果。他较早重视“循证医学”诊断理念,认为必须有充分证据才能诊断。这个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初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有一次, 我在理疗科无意中听到一个女同志对旁边的人说:“请殷志坚医生看病,化验血要抽一百毫升了!”实际上,鉴别诊断是明确病因不可缺少的,循证医学现在已被广泛应用。

“医学就在病床边”是北大医学巨匠张孝骞教授的名言。内科医生必须俯下身子多接触患者,耐心倾听和追询个体的病历资料,与医学上已有的理论挂钩,才能促进发现不典型案例和早期症状表现的诊断。医生不断阅读医学书籍把基础打深打牢,才能诊治规范,获得疑难杂症的正确处理方式。

5.jpg

我在与父亲在内分泌专家门诊共事期间,印象最深刻的患者,52岁,一个林机厂的工人,患有糖尿病。具体时间记得不太清楚了,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记得他有糖尿病足、脚趾头坏疽、皮肤溃烂这类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危急,医生建议他手术截肢。这对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当时,我父亲在病房用药对他进行改善微循环的治疗,对其全身的血液循环加以改善,尤其是脚上。渐渐地,他的脚部皮肤颜色转变了,最终避免了截肢。

这是我陪着父亲一起治疗的患者个案。当时,他在内分泌病房工作, 每周一、三、五上专家门诊,我在内科门诊。我们共同跟进了这个病例,用尽各种治疗方法,从未放弃,直到患者被临床治愈。要知道,糖尿病并发症的致死率很高。

20世纪80年代采用这么先进的技术比较少见,微循环学会会长杨国栋专程从浙江赶到我们家来拜访父亲,高度赞扬父亲是中国微循环协会的中坚力量,救助了很多患者,让他们免去了伤痛。

除此之外,父亲还擅长内分泌疾病危象诊治,也擅长免疫系统疾病和不少内科重、难症的诊疗。有一例是“文革”后期父亲在二院上班时遇到的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戴女士,出现白细胞500 个/mm³ 的危重病情,经父亲全力抢救,她成功恢复健康。还有一例是谏壁电厂的狼疮脑病患者左女士,在父亲治疗后生活状况良好。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336.jpg

2004年我家才搬到现在的住所,以前我们住在康复医院附近的西柴苑。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住在医院里面,不常常回家,一有工作随叫随到。他担任大内科负责人,几乎顾不了家,所以我们交流也很少。我们不像父女,更像工作上的同事。

我经常参加父亲的学术讲座。有一次,父亲在讲座上谈“嗜铬细胞瘤诊断治疗”,我获益一生。我只后悔自己读书太少!我必须铭记父亲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做大量读书笔记的钢铁意志,铭记他对工作全身心投入、对患者视同亲人好友般的耐心和贴心。

父亲深受学生和晚辈们爱戴。父亲认为,“每个选择内科专业的孩子都会是未来的栋梁。不要浪费5分钟以上的时间”。他说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管什么情况都坚持学习。家里沙发上也放了他订的好多杂志,他还撰写了好多著作。

父亲没接受过正统教育,但是从未放弃过学习。20世纪50 年代后期到60年代,他就开始写文章,先后发表了100多篇。20世纪60 年代,医院更名为“镇江专区医院”,医疗服务辐射到周围好几个市县。医院发展学科建设,父亲分别于1955 年、1962年被派往宁、沪进行内分泌专科进修,学成回来后在市内率先开展内分泌疾病诊疗工作。

在父亲眼中,让患者治愈出院,最终恢复到健康的生活状态,改善生活质量,不再受病痛折磨是最重要的事。父亲钻研的创新研究方向主要是微循环和内分泌领域。内分泌领域中有常见病,也有罕见病,他通过了解患者的日常表现就能把病因找出来,并做出有效切实的解决方案。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442.jpg

在父亲的职业生涯里,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医者仁心。

1983年,医院收治了一位抗战老英雄。住院期间,父亲就陪护在患者左右,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一直在床边照顾,一有动静就赶紧起来处理。我和父亲住的地方相隔一条马路,后来才住一起。有一次,我去给父亲送自己包的包子,想帮他改善伙食,可是他居然不“领情” ——“你不要整天忙这些事情,要多读书、多钻研。”

1977年,父亲在上海接受手术,三个月不能动。然而,他好像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名患者,而是把学习作为他的业余爱好。他整天躺在病床上想,这个华东地区最大的医院各个科室怎么布局、设备怎么布置。

我这个可爱又执着的学究老父亲啊,对医学事业真是一根筋到底。父亲1957年担任过抗美援朝苏南医疗队副队长, 听母亲提及他们的医疗队支援边境,条件异常艰苦。具体情况母亲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是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溧阳地区地震发生后,医院组织了抗震医疗队,医务科张菊生任队长,父亲任副队长。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531.jpg

比起以前的艰苦岁月,现在医疗条件非常好,且国家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技术要跟世界接轨,达到国际标准。站在百年高度上,如果我父亲还在,他一定会很感慨,并且会鼓励年轻医生们多多参与医院开展的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多读书、多学习、多参加会议,发挥才干,大展宏图。

我的父亲殷志坚自学成才,终生艰辛、广泛地学习医学科学并长期不断总结,以事业为生命。他 1960 年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称号,1980年、1981年、1982年获镇江市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10月病故。20世纪80年代《健康报》曾对父亲做过全面报道,可惜我没有留存下来,只有几张父亲与母亲、同事的照片。

学习,说到底虽苦犹荣。通过学习医疗知识和技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提高医疗质量,是极具福祉的好事。我今年77岁,响应国家 “2030年全民健康”的号召,遵照父亲一如既往的叮嘱,积极参与现在年轻人的课程,和大家一样听课,活到老学到老。

医学是众多医学专家海量的研究成果所积累起来的复杂学科。这些可敬的群体研究者们发现疾病规律,研究解释区别归因,研究更新、更好的方法进行诊断,专注于研发预防控制疾病的方法手段。医学理论一浪接一浪的巨量研究不断发展充实,不断修正、完善,结合实践迅猛发展。

父亲的一生是医学的一生,他的言行一直鼓励着我前进。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6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