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小能量大!脐带血成功救治85kg“重量级”患者
发布时间:2023-08-232910 次浏览
66岁的周阿姨(化名)
前不久不幸查出了白血病
而小小的“脐带血”成了她的重生希望
170斤体重的她
接受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这份来自新生儿的“馈赠”
让她顺利康复出院!
晴天霹雳!
头晕乏力一查竟是白血病
66岁的周阿姨,体重170斤,3月份开始经常头晕,并且出现浑身乏力等不适症状,以为自己是感冒,便去了社区医院配了点药,但一直没有好转。
医生建议她抽血检查,这一查居然发现了大问题——周阿姨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并且是分型中较为恶性的一种,当地医生建议她到我院血液科就诊。
幸运的是,随着急性髓系白血病新药的出现,老年白血病的治疗方案较以往更优效、便捷,周阿姨开始打针吃药,化疗过程没有出现明显的出血、感染并发症,状况也逐渐好转,前期的诱导缓解及巩固治疗效果很好,达到了持续缓解状态。
但可怕的是白血病在短期内容易复发,而且周阿姨的报告提示她有不良预后的基因突变,鉴于脐带血对配型要求较低,排斥反应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较单倍体移植低,最终选择脐带血移植。
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 钱军
脐带血是指胎儿娩出断脐后,从脐静脉采集的血液。因为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可以用于包含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克罗恩病和淋巴瘤等几十种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治疗,所以也被视为一种宝贵的医疗生物资源。
经历了化疗等治疗手段后,能否寻找到合适的脐带血供者成为了关键。
配型成功!
脐带血“治好了”170斤的她
很快,好消息便传来了,在脐带血库找到两份合适的脐血干细胞,与周阿姨配型成功!
然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最多可用于多少体重患者的治疗一直颇受争议,甚至有人说“脐带血血量有限,只能救治小体重患者,无法救治成人患者......”周阿姨体重重达170斤,脐带血移植能否成功?
血液科钱军主任团队医护人员经过详细的讨论,为周阿姨制定了妥善的移植方案。
在前期周密的准备后,移植团队为她进行了预处理并顺利输注干细胞。期间周阿姨的血象很快恢复,第12天嵌合度达到98.41%,提示植入成功。移植后17天顺利转出移植仓。
第38天,周阿姨顺利出院!
为什么要用两份脐带血?是因为周阿姨体重大吗?
并不是!是因为其中的一份脐带血的作用是做“土壤”,另一份脐带血的作用是做“种子”。“土壤”的作用是占领阵地、打好基石,有效地削弱供体和受体之间细胞的相互排斥,既增加植入成功率,又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的风险及严重程度,帮助“种子”顺利地在患者身体里植活。而“种子”的作用是长成新的血细胞,在患者体内长期植入。
最终,“土壤”和“种子”将会合二为一,为患者提供新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使患者获救。
血液科主治医师 周静东
对于成人患者,用双份非血缘脐带血移植成功,我们有不少这样的病例。像这样的患者,他的恶性度比较高,经过脐带血移植以后,既能控制疾病,而且生存质量也会非常好,达到了治愈的效果。
可见,脐带血的移植条件,是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自己的移植经验作出的选择。对于单纯片面地从体重上判断“脐带血不够用”的这种观点而言,“脐带血用得够不够好”可能更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脐血在再生医学领域的潜力也正在被挖掘出来,在治疗糖尿病、新生儿肺发育不良、心衰等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越来越多人带去重生的希望,帮助他们远离疾病的“暴风雨”。
迎击“噩梦”!他们为血液病患者点亮重生之路
作为血液肿瘤的一种,白血病不仅危害整个血液和免疫系统,还会影响全身各系统。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成人中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
它来势凶猛,治疗选择有限,尤其对于大多数老年患者,中位生存期介于6至10个月之间,被称为老年人的“噩梦”。此次为周阿姨完成顺利移植,也显示出血液科移植团队的硬本领。
我院血液科常规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全相合和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半相合微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脐血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科室自2013年度起连续10年入选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专科排行榜,是镇江市唯一连续10年入选的专科。钱军本人在2012-2021年全国血液病领域学者论文学术影响力排名第35位,荣获过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他们的探索也并未停歇,仍在不断地优化方案,尝试挑战更加高龄、更为难治的白血病,为更多濒临绝境的患者点亮重获新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