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记忆

丁浩:在平实工作中活出精彩人生

发布时间:2022-01-20 1362 次浏览

有呼吸科的住院患者讲述,去南京大医院求医,说完病症,人家医生的回答却是:“回镇江啊,找丁浩医生,治这个病,他更行!”

1.jpg

初见丁浩,是在呼吸内科的医师办公室,他正与两名青年医生挤坐在同一台电脑前,教他们如何分析病情、商量诊疗方案,语气平实、循循善诱。

“本本分分做好自己的事”

或许和他说话时平实的语气一样,丁浩的经历似乎也有些平实——镇江出生,镇江长大;求学在镇江,本科在当时的镇江医学院,硕士在后来的江苏大学医学院;工作在镇江,入职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在呼吸内科一线工作20余年。

但貌似平实的生涯,丁浩却活出了精彩。

工作上,他多次获得医院、市级嘉奖以及优秀共产党员表彰;教学上,得到江苏大学医学院教学竞赛一等奖;科研上,在镇江地区率先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发表 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还成为镇江首届“百名医德之星——优秀临床医师”。

2.jpg

这份精彩亦走出了镇江。

丁浩承担进行中的科研项目里,一项获得了吴阶平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的支持,另一项更是与广州国家呼吸病研究所合作。甚至,有呼吸科的住院患者讲述,去南京大医院求医,说完病症,人家医生的回答却是:回镇江啊,找丁浩医生,治这个病,他更行!

于是,问丁浩,这份精彩是怎么来的?丁浩的回答很平实:“立足临床,本本分分做好自己的事,在多年的业务工作中慢慢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专业方向。”

“争取做一个好医生”

在呼吸内科工作,接治肺癌患者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2003年左右,丁浩的一个工作重点放到了肺癌规范化诊治。日积月累,随着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到2008年左右,丁浩开始关注肺癌的靶向治疗、基因检测以及肺癌病因的早期筛查。

2014年,丁浩牵头,医院呼吸内科联合胸外科在镇江率先开设了肺小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因为,他们发现肺小结节正是肺腺癌的早期病因所在,现在的CT技术已然可以筛查出肺小结节的存在。对肺小结节的良性或病变可能的诊断及治疗,已经成为丁浩独具特色的专业方向。

3.jpg

而这时,对丁浩来说,“本本分分做好自己的事”远不止于开设一个专病门诊。

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基层卫生院基本配备了CT检查。于是,丁浩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基层卫生院普及肺小结节筛查,还利用微信等多种自媒体形式做肺小结节科普。

采访期间,丁浩接到电话,安排一位来自句容天王镇的老者入院治疗。他正是一年前丁浩在天王镇坐诊、普及肺小结节筛查时发现的患者。

问丁浩为什么这样做,丁浩的回答依然平实:“争取做一个好医生。”

“做医生的本职工作就是看病”

丁浩说,做医生的本职工作就是看病,他热爱自己的专业,就想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好。外科医生的成就感在手术,在手到病除;内科医生的成就感则是,患者在我这里看病,我尽全力,不耽不误,让慢性疾病患者生活更有质量,让恶性疾病患者能够活得更长更好。

丁浩说,已经有不少患者,按照他的指导,健康生活,病症不发,只需要每年来医院反馈复诊就行了,他与不少患者更成了朋友。

比如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10年前发现时就已经是肺癌晚期了,咳嗽、痰血、消瘦、胸痛。但在他的管理下,根据病情演变适时调整治疗方案,10年来,老先生始终有质量地生活着,平时病症不显,还能养养鸭子,打打麻将。听得出来,介绍这位朋友时,丁浩隐隐带着一丝丝的满足感。

“当医生,蛮辛苦的。”丁浩说,“但回想这么多年,能够得到患者的肯定,业务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能够找到自己的专业特色和方向,还算是对自己有了一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