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995年获评镇江市临床重点专科,2005年获评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目前是国家心血管联盟认证的 “胸痛中心” (2015年)、“心衰中心”(2018年)、“中国房颤中心”(2019年)、“高血压达标中心”(2020年)和“心脏康复中心”(2020年);科室于2019年成为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病医联体镇江分中心;2019年建成镇江市胸痛中心联盟,成为理事长单位。心内科由冠心病、起搏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亚专科组成。目前拥有床位119张(CCU 15张),年门急诊量近10万人次,年收治患者约5000余人次,年手术量近3500余台。 【人才队伍】 现任学科带头人为芮涛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科室共有医生42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初级职称21人;博士6人、硕士27人。护士40人。技师2人。其中省“双创”人才1人;省“333工程”工程培养对象2人;省“六大高峰”人才2人;省医疗卫生“拔尖人才”1人;省“青年医学人才”2人;市“169”人才3人。 【教学科研】 科室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科室承担江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以及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任务。每年举办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近年来发表中英文论文150篇,其中SCI收录近40篇。主持承担国家级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项、省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4项。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江苏省医学科技奖1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授权专利1项。 【专科设备】 科室拥有医疗设备,如电生理刺激仪、温控射频仪、除颤器、多参数监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多道生理记录仪、心脏起搏分析仪、电动呼吸机、血气生化分析仪、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HOLTER1台、CARTO标测仪、血管内超声系统、FFR检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仪, CICpro中心工作站监护系统、遥测中央监护仪、运动平板测试系统、电动跑步机、液阻手脚复合健身车、多功能肺测试仪、旋磨仪、心衰超滤脱水装置、动脉硬化检测仪、德国西门子Artis zee Floor DSA机(2台)等。 【专科技术】 心内科以介入心脏病学为主要发展方向,已形成起搏与心电生理、冠状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病等4个介入方向的专业学组。近几年在介入心脏病学方面发展很快并在此领域跻身于省内先进行列。常规开展:1、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心脏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冠状动脉旋磨成形术、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术、定量血流分数测定(QFR),诊断和治疗各种类型的冠心病。2、各种类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血管迷走神经晕厥、难治性心力衰竭等疾病。3、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频繁室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其中房颤射频消融、冰冻球囊冷消融、左心耳封堵术的开展使得心内科对房颤的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4、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术,包括1)卵圆孔未闭、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等;2)风湿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 3)TAVR治疗老年主动脉瓣狭窄;4)肾动脉狭窄及周围血管狭窄扩张术和支架术。 科室重视心血管疾病管理模式的改进,以心力衰竭、高血压病、房颤等慢性疾病的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努力提高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水平,大力推进全科医师和心内科专科医师结合的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管理模式,实现专病医联体内社区医院、网络医院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资源共享等合作,开展并完善双向转诊、疑难会诊、远程会诊等模式。科室设有冠心病、起搏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等临床亚专科,除开设心内科专家门诊、普通门诊以外,还开设有冠心病门诊、起搏器门诊、房颤门诊、高血压门诊、心力衰竭门诊等特色门诊。 【科室联系方式】 0511-88915280、0511-88915281、0511-88915290、0511-88915291
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
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
官方微信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