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镇江临床医学院 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镇江市肿瘤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科普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为他治疗下咽部肿瘤

发布时间:2024-05-17 2075 次浏览

得了咽部肿瘤挺麻烦

一旦听到需要“手术治疗”

很容易就让人头皮发麻、手脚发软

脑补出在脖子动刀的血腥场面

而近日我院消化内科创新手术形式

首次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为70岁的周大爷(化名)治疗下咽部肿瘤

也让ESD的治疗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宽


复查肠胃镜发现“定时炸弹”
颈部隐秘的角落如何安全手术

今年3月初,周大爷在我院复查胃肠镜时,发现咽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一种属于癌前病变的疾病。

当看到这一纸诊断,周大爷心中五味杂陈,这是他近两年来,第二次通过胃肠镜揪出与癌有关的疾病。2022年,同样是在我院,同样是经消化内科主任姚俊“火眼金睛”,发现了乙状结肠癌、胃黏膜病变及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由于及时接受了ESD治疗,拖住了病变进一步恶化的步子。

1.jpg

考虑到老人符合黏膜内肿瘤、无淋巴结转移等ESD指征,从患者角度出发,姚俊想到,是否可以通过黏膜微创的ESD进行治疗。


差之毫厘将失之千里
ESD能否“胜任“咽部手术?

ESD是一种通过胃镜或肠镜,经特殊手术器械进行的肿瘤切除术,以往主要应用于切除胃、肠道、食管等部位的黏膜层、黏膜下层的肿瘤,以及这些部位的较大扁平息肉。由于手术器械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后实施手术操作,患者术后一般恢复较快。

2.jpg

但是,咽部手术操作空间相对较小,上宽下窄,类似漏斗状,周围还有环状软骨等重要组织,一旦操作“差之毫厘”,将引起喉头水肿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加之国内外关于下咽部ESD的文献并不多,也就意味着可供姚俊参考的手术成功经验也相当有限。


丰富手术经验加持
ESD手术顺利解决下咽原位癌

虽然如此,但近些年来,我院消化内科每年七八百例的ESD治疗量,让姚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手术经验。在通过与耳鼻喉头颈外科、普外科等多学科会诊后,他更加坚定了这次ESD在新领域应用的信心。

在与周大爷及其家属沟通手术方式并获得同意后,由姚俊主刀,为老人实施了咽部ESD治疗,术后病理为下咽原位癌。 术后第一天,周大爷就能进食,且未出现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目前已康复出院。

ESD比传统手术方式有着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特别对于支撑喉镜难以暴露的平坦型病变,甚至一些向食管内部延伸的病变,具有很大的优势。结合术前严格的评估,术中精细的操作,科学的围手术期管理,ESD有望为下咽部浅表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选择。


门诊病人
满意度调查

住院病人
满意度调查

官方微信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