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镇江临床医学院 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镇江市肿瘤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院动态

【援桑手记】在桑给巴尔的每一天都充满惊喜

发布时间:2020-11-13 4404 次浏览

一转眼,我们的援外医疗队员到桑给巴尔奔巴岛已经54天了,在那里的每一天,他们都拼尽全力,出色地完成了医疗救治工作,享受着苦中作乐的充实生活。

01停电不耽误抢救

10月23日晚饭时刻,恰逢周末。产科突然传来急电,有产妇入院需要救治。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陈琳和麻醉科主任医师王洪立即奔向产房,陈琳正在给肤色苍白的新生儿做着初步复苏,一边快速描述病情:"出生时没有呼吸,有心跳,反应差"。儿科主任医师刘欣迅速检查新生儿,然后接过复苏气囊加压给氧气复苏,很快宝宝出现呼吸反应,口腔鼻部有分泌物涌出,赶紧使用当地的手工吸引器清理气道并刺激呼吸。

当患儿的呼吸反射正在向越来越好的方向改善时,突然停电了,产房一片漆黑。

抢救不能停止,一切仍然有序进行。王洪和产科的同事打开手机电筒开启照明,刘欣的挤压气囊的动作没有中断。终于,宝宝"哇哇哇"地连续哭出声音来。

为了给宝宝保暖,刘欣用产垫包裹好宝宝然后抱起他往儿科的新生儿病房转运。王洪在指导同事开启氧气瓶和观察呼吸时刘欣打着电筒找吸氧管。在一系列专业的操作之下,宝宝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当所有工作都忙好结束已是深夜时分,电还是没来,只有奔巴特有的瓷色月亮,还有钻石一样闪烁的星光来帮忙,给沉沉夜色中的医院罩上薄薄一层面纱。

02干着医生的事操着当妈的心

顾韵是奔巴岛耳鼻喉科唯一的手术医生,前段时间接到骨科医生奥斯曼的电话,一个儿科病房的患者需要帮助,这个刚刚两岁中耳炎患者左侧外耳道和耳廓浸满了脓液,正在不停地滴着。耳廓局部缺损暴露,耳轮脚处全是肉芽让人触目惊心。这是从奔巴另一家医院转院过来的,外院已经用了抗生素,但是无效。顾韵意识到病情严重,立刻收住入院,为孩子诊治。

她在上一期队员留下的器材里找了一根小号吸引管,让奥斯曼做助手,在手术室为患儿进行清洗,先吸尽脓液,用双氧水彻底清洗耳道。反复清洗吸引之后再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耳浴,考虑到孩子母亲清洗不到位,也想着孩子尽快好起来,每次顾韵亲自把孩子带到手术室洗净然后耳浴,每天早中晚三次。

坚持不懈的耳浴外加静脉用抗生素,孩子病情逐渐好转。出院时,顾韵让staff叮嘱孩子妈妈千万保持孩子患耳干燥清洁,避免受凉感冒,一周后门诊复查。孩子妈妈不懂英文,一直在说着什么,当地医生告诉顾韵那是斯瓦西里语“谢谢”的意思。

患儿的康复是顾韵和同事通力合作的结果,奥斯曼也放弃休息,从旁协助。面对疾患,不论肤色,医者内心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患者康复。

03又是一个刷新认知的特殊病例

11月3日,刘欣接到同事默罕迈德的电话说来了一个出生刚五天的新生儿宝宝,脐带刚脱落,里面全是渗液,请她过去看病人。

孩子发育良好,营养也不错。脐轮稍微有点红,脐部里面有淡红色渗液,哭吵时渗液增加,闻闻味道似乎有点尿味,看着有点像脐尿瘘,但又不确定,于是刘欣打电话请普外科主任医师邹晨过来帮忙会诊。

在用棉签吸干渗液检查时,患儿脐部出现数个白白的像大米粒一样的东西竖着,有的好像在蠕动。默罕迈德说里面可能有蠕虫。他去拿来了止血钳和纱布动手操作,夹出数条蛆虫。

邹晨来了以后再次检查了孩子的发育情况,指导默罕迈德用生理盐水冲洗脐部再次检查有无残留蛆虫。

这是一个特殊条件下特殊的病例,从医多年的医疗队员也是首次见到。在和同事探讨蛆虫如何称呼时,大家学到了一个新单词grub。

患儿感染可能是由于当地的气温高,卫生条件差,苍蝇多。加上产妇在家分娩,没有正确处理脐带,导致了苍蝇停留在患儿的脐部产卵,而且新生儿未脱落的脐部局部非常适于寄生虫和细菌的繁殖。

04压力山大,耳鼻喉科医生还得会接生

一个星期天的傍晚,刚吃过晚饭,顾韵突然接到坦桑尼亚的陌生号码,电话那头很焦急,自称是手术室护士,说Dr.Chen需要我的帮助,需要立即去手术室。这里的Dr.Chen是陈琳,猜想也许是病人有耳鼻喉方面的问题让我会诊,顾韵换了洗手衣飞奔到手术室。

一到手术室,就看到陈琳正一个人在手术台做着剖宫产手术,病人是个难产患者,手术刚刚开始,原本跟她搭台的值班staff突然身体不适晕台了,现在科室没有其他医生,立即需要一个助手帮助她完成手术,于是就想到了顾韵。顾韵也不知道哪里跑出来的勇气,立即洗手上台。要知道,对于妇产科可是一个门外汉,但是同是外科系统,面临病人的迫切需要以及陈琳的信任,上台以后,在陈琳的指导下拉钩、暴露术野、按压宫底、缝合剪线等,虽然是第一次做剖宫产手术的助手,难免有点紧张,但一系列做下来倒显得不那么生疏,两人配合很流畅,当宝宝安全出生,听着孩子第一声清脆的哭声,心里异常激动和欣慰。

手术顺利结束了,陈琳和顾韵全身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05自制神器斗蚊蝇

非洲的蚊蝇会传播许多疾病,为了避免蚊蝇骚扰,王洪准备了许多驱蚊设备。前段时间,宿舍里多了几只苍蝇,搅得人心神不定,却又让人无可奈何。

为了驱逐这些不速之客,王洪便在门上清凉油盒子里装上新的清凉油,设置第一道防线,拒绝它入境。在房间电脑桌上,蚊帐中,卫生间也放上几盒开封的清凉油,然后在房间的每个角落,都喷上些驱蚊剂,希望对它起些警告作用。谁料手拍、电蚊拍皆不管用,刚动手,它们便逃之夭夭,坐下不久,它们便又飞回来了。

思虑良久,突然想起,上次去银行换先令,先令上有根橡皮筋,王洪心生一计自制了“秘密武器”,他怕皮筋不够长,上面加了段线,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敌人来了。

不一会儿,“敌人”来袭,王洪暗自积蓄力量,不动声色,趁着“敌人”停在有牛奶的茶杯口大吃大喝时,王洪屏声静气,蹑手蹑脚,拿出武器,远远对准它,啪的一声,将它击倒在地。

奔巴小院条件虽然逐年改善,由于地处非洲,蚊虫、苍蝇等顽疾难除。他们白天要与疾病做斗争,晚上或休息日需要做好防蚊灭蝇工作,以便保护好身体健康。

 奔巴岛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虽然那里条件简陋

但是我们的医疗队员

充分发挥想象力

与困难斗智斗勇

让每一天都充满惊喜!


门诊病人
满意度调查

住院病人
满意度调查

官方微信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