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镇江临床医学院 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镇江市肿瘤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院动态

我市首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在我院完成

发布时间:2012-08-23 5106 次浏览

 除“心病”无需再开胸劈骨

 传统心脏外科手术都要开胸,术后在患者胸前一般会留下一道约20厘米的疤痕,而微创手术后,患者胸前只会留下3个直径2厘米的小孔。近日,我院用全胸腔镜下微创技术为两位儿童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患儿近日将顺利出院。据主刀医生陈锁成介绍,开展全胸腔镜微创手术在我市尚属首次。

两名患儿今明可出院

见到两个孩子时,她们俩正和家长嬉戏。若不是主刀医生介绍她俩是在同一天即上周三刚做完手术,从两位小女孩脸上的笑容,丝毫看不出7天前刚动过心脏手术。“来,两位小朋友过来给大家瞧瞧你们恢复的情况。”陈锁成主任正在为其中一位6岁女孩石丽萍伤口处换药,只见小女孩右上胸上有3个小孔,最大直径不超过2厘米。

父亲石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宿迁泗阳人,在扬中打工。女儿4岁时在学校体检时被发现心脏有杂音,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近日在医院复诊时,发现心脏里杂音仍有,拍出的心脏彩片显示女儿的心脏有个小洞。石先生于上周来到市一院,经过检查,陈锁成主任认为,小丽萍的情况适合做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之前还有点担心女儿的心脏手术,怕给她留下后遗症,影响以后的生活,毕竟是个女孩爱美嘛。”石先生笑着告诉记者。

而另外一名患儿是个4岁的小女孩,通过全胸腔镜下手术,对其室间隔缺损进行了修补。

微创术将成心胸外科发展方向

“通常心脏外科手术需要开胸,在患者胸部正中切一个长约15至20厘米的口子,还需劈开胸骨,患者创伤大,留下的皮肤疤痕也影响美观。”陈锁成主任介绍,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是一项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而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最大的优越性是微创,皮肤切口小,胸部只需1至2厘米的小孔,不需要切断胸部肌肉,更不需要开胸,并且术后疼痛少、出血少,恢复时间短,手术费用低。

“目前世界各国开展微创心胸手术的并不多,这种手术方式将是未来心胸外科发展的方向。”陈锁成主任说,自己所在的院心胸外科团队,曾多次成功实施小切口、心脏不停跳等微创手术,此次实施的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尚属我市范围内首次。“在满足相应的手术指征的条件下,目前我院可以在全胸腔镜下完成先天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置换这两类心脏外科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应尽早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心血管疾病中最通常的一类心脏病,每1000个新生儿里就有8个罹患先天性心脏病。”陈锁成主任说,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由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障碍引起的,在胚胎发育的前几周,孕妇如果有病毒感染、药物使用不当、环境污染等因素都会使胎儿的心脏发育异常,引起小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另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还跟遗传有一定关系。

“小儿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应尽早治疗。”陈锁成主任介绍,接受此次微创手术的两名儿童都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别为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一般来说,这两种疾病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较为常见,最佳的手术治疗年龄在3-6岁。“6岁以内,做完手术就可以和正常小孩一样发育,如果条件适宜,越早接受治疗越好。”

门诊病人
满意度调查

住院病人
满意度调查

官方微信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