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披星戴月”把药配
发布时间:2017-09-22 4558 次浏览
我院静配中心有那么一群“披星戴月”的“大忙人”,不过他们“披”的是凌晨还未隐去的星星,“戴”的是正在与太阳更替的月亮。
每天清晨6:45,大多数人还在暖和的被窝酣睡时,静配中心的调配间里,药师们已经开始忙碌地工作。静配中心负责门急诊和全院内科病区与部分外科病区的输液调配,为了保证所有病区的病人在8:30能够准时用到药,静配中心自加压力,统一6:45到岗,提前做好调配工作。有句话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下去。静配中心的“大忙人们”做到了,他们默默耕耘、提前上岗,坚持快3年,无一延迟。
我的孩子,请原谅我不能多陪陪你!

6:40,沈丰已经到岗工作。
沈丰,这群“大忙人”的“头”,也是一位党员、党小组长。他经常说:“党员就要事事做在先,更要做的好!”科里统一6:45上班,他要求自己6:40必须到岗。沈丰每天的工作任务非常繁琐,大到制定药品计划、管理特殊药品,小到修理紫外灯、补充擦手纸,事无巨细都要他这个“头”管,忙起来,家都没时间回。他的孩子抱怨过,“早上我没起你就走了,晚上我都睡了你还没回来,我今年要中考了,你能不能多陪陪我!”孩子需要他,但是科室的同事也需要他,科室里大大小小的事务更需要他,这里平均每天有2000袋成品输液需要及时、准确地送到各病区,这都是患者救命的药。所以,孩子,请原谅我不能多陪陪你!
让培训和学习来的更猛烈些吧!

张雷穿戴合规后准备进入细胞毒药物配置间。
张雷,从年龄上算是静配中心的小鲜肉,但在细胞毒药物配置上可以算是“老司机”了。打开生物安全柜、75%酒精全面消毒、铺垫单、加药——最后清场,一整套动作规范娴熟。当你感叹他操作规范时,他会告诉你,这是静配中心一名药师的基本要求。静配中心的所有人员上岗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及考核,所有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最初“小鲜肉”也曾抱怨有太多的制度、操作规程需要学,有太多的培训、讲座需要听,有太多的知识考试、操作考核需要准备,但是百炼成钢,现如今的“老司机”在学习、考试中甘之如饴。
请叫我“火眼静静”!

马静静正在配置全静脉营养输液。
调配工作关键就是要细心,一点点小失误,哪怕是混合顺序的不同,都会造成全静脉营养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增加,病人静脉栓塞的风险随即增加。为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马静静要求自己 “零失误”,平时苦练本领,努力专研全静脉营养液各种成分比例对全静脉营养液的影响,配置时,更是一丝不苟,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科室人送外号 “火眼静静”。你看她将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电解质等按比例混合,行云流水,准确无误地调配成一袋袋成功的全静脉营养输液。
摆药看似简单,却不能简单地做!

自动化摆药机旁昂燕正在仔细地摆药。
摆药是个讲究的活,面对红、黄、蓝、绿、橙、白,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批次的摆药筐,正常人处理十个处方就要眼花缭乱了,昂燕每天需要处理近千份的处方,每一份处方都严格根据输液标签结合“四查十对”进行摆药,一丝不苟,不放过一个审核医嘱后可能产生的漏网之鱼。有一次摆药过程中,昂燕发现一份奇怪的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紫杉醇脂质体90mg。要知道两者混合轻则药品失效,重则影响病人身体健康,昂燕赶紧与审方人员和相关医生复核,及时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损失。
亲爱的病人,别着急,我帮你想办法!

戴菲燕同志正在下传门诊输液。
门诊静配中心的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容易有异物卡住,出现一些惯性小故障,如果按照正常程序报修,通知维修工人上门,整个过程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将近1个小时。那病人就要多等好几十分钟。看到病人焦急的等待,戴菲燕心里也是火急火燎,她决定“偷师”。每次维修师傅来,她都细心观察,利用不当班时间研究机器,衣服弄脏了,手也沾上机油,她通通不在意,一门心思“搞维修”,终于“自主研发”出一套能又快又好的解决常见问题的小窍门。
——
静配中心“披星戴月”的“大忙人”还有很多,他们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各司其职,在平凡的岗位奉献青春,只为那份“为患者治疗用药更安全”的执着追求。(医技党支部 昂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