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十载“祖孙”情 拳拳孝子心
发布时间:2017-09-22 4737 次浏览
伍漪是院机关支部一名普通的党员,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王奶奶”,数十年来她一直帮扶这位孤寡老人,嘘寒问暖、排忧解难。
“王奶奶”本名刘秋芳,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王永春的遗孀。三十多年前,王永春因公受伤,在医院休养,并通过组织安排与孤身一人的刘秋芳组建了家庭,但两人未育有子女。那时,伍漪一家和王永春一家就是一个过道里的邻居,两家人一直相互照应。几年后王永春去世,伍漪的父母便以子女的名义帮助刘秋芳办理了老伴的后事。此后,照顾刘秋芳老人就成了伍漪一家分内的事,一家人亲切的称呼老人“王奶奶”。
从小就耳濡目染父母照顾老人的点点滴滴,成年之后,伍漪就接过了照顾王奶奶的接力棒。先从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等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慢慢的开始烧一些老人最爱的饭菜,为老人添置新衣、家电等,逢年过节也总要带着王奶奶一起团聚,在王奶奶生日她更忘不了要送上蛋糕。在家里人的组织下,还为其操办了80岁和90岁的生日宴,给老人留下了快乐而又难忘的回忆。
2012年5月,王奶奶在家中不慎跌倒,导致股骨粗隆骨折。在医院手术治疗期间,伍漪和家人每天到病房探望慰问,为老人带去滋补药膳,帮她按摩腿部,防止肌肉萎缩,督促和扶持老人下床行走,帮助她尽早恢复行走的能力。在伍漪的带动下,她所在的机关支部和人力资源部的同志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王奶奶购买了助行器,当时的科室负责人朱小平还主动联系了民政部门,为其申请了社会“三无老人”的优抚待遇。王奶奶出院后,为了更好的照料老人,伍漪积极联系民政部门,将她转移到镇江市社会福利院的老年病房。
尽管福利院远在市郊,但伍漪每隔十天半月就要带上王奶奶最爱的食物和水果去探望她,风雨无阻。奶奶牙齿不好使了,她就用鱼汤、鸡汤炖蛋,烧两条鱼或者肉圆;奶奶腿脚不便了,她用轮椅载着奶奶在院中散心;奶奶想念以前的老邻居了,她就带本老朋友们的影集,跟奶奶一起回忆以前开心的日子——
或许这点点滴滴都微不足道,或许这平平凡凡都不足挂齿,但就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却凝聚成满满的“祖孙”情,对于这位九十三岁高龄的孤寡老人而言,圆满而又安逸的晚年生活才是莫大的幸福。
(机关支部秦扣宝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