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社区医院来了“大医生”
发布时间:2010-09-17 5108 次浏览
9月1日,镇江润州工业园区卫生服务中心――镇江康复医院集团第11家“社区医疗连锁分店”,拎着镇江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医师缪雪梅开出的方子,患者李勤大爷满意地说,“吃了几回,感觉好多了。老街坊现在都说。大医院的医生到社区来,真好!”
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镇江市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去年11月6日,成立江苏江滨医疗集团和康复医疗集团,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集团管理,大医生从此纷纷登陆社区。
社区坐诊,大医院医生的一项硬任务
“周五,心内科,陈蓉;周六,妇产科,赵松兰——”在工业园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田燕给记者看了一份“集团专家坐诊表”。她告诉记者,周一到周六,每天都有大医院医生来坐诊,其中不少是平时在大医院也很难挂上号的名医。
镇江康复医疗集团社区管理中心主任李燕说,集团从多达120人的“下社区大专家库”里,根据各社区医院的具体情况调整坐诊人员。“象山糖尿病高发,我们就重点挑选糖尿病专家坐诊;最近夏秋季节变化大,我们往各社区派的呼吸科专家也相应多一些!”
大医生到社区坐诊,不是搞形式。“医生几点来,几点走,群众满意度怎样,我们每天都和社区联系,联合给医生打分,这是他们每年评优评先的一项硬指标!”江滨医疗集团一位负责人说,集团7个坐诊社区的病区护士长,还要每人完成“三门功课”:写出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提出一个可行的社区护理力量整改计划,撰写一篇基层锻炼工作总结。
人们印象中,社区医院都是又小又破。而好几家社区医院的装备都相当不错:投资上千万元的医疗大楼,3000平方米以上的医疗面积,现代化住院部,数字电视、24小时热水、淋浴、中央空调,高档病房一应俱全。
“过去是黑白B超、普通X光机,现在有了全自动彩超、数字X光机,”宝塔路卫生服务中心朱新星主任介绍:除了硬件升级,社区医院最大的变化是软件,检查报告互认,就连手术用钳、换药包都统一送大医院消毒!
康复集团党委副书记凌能侃说,小病就地消化在社区,他们也能腾出更多精力和资金,服务好住院病人和社区医院。
“交换空间”,免费定向培训社区医生
在镇江一人医儿科病房,记者见到了正娴熟地为患儿输液的润州社区护士杨萍,“扎紧皮管,轻拍手背,轻轻扎入,一次成功”。医院专门为杨萍制定了带教计划,找了一个老护士手把手教她。3个月学下来,杨萍大呼超值,“这种免费定向培养机会太难得了!”
康复集团今年初在一次集团护士技能大赛上发现,来自社区医院的护士们与大医院护士水平差距很大,甚至一些常识问题都错误百出,“药瓶瓶口只消毒一遍;打针只简单消毒病人静脉附近皮肤;扎针手艺不过关——”
两大医疗集团为此推出了“交换空间”措施:每天,确保每个社区医院至少有1名来自三级医院副主任以上的专家坐诊,而“换班”出来的社区医院一线诊疗人员就到大医院回炉补课。
社区新分配的医科大学生先到大医院集中培训3年,再回社区。
“每个医院、每个人的培训都不同,培养护士是护士的方案,护士长是护士长的方案,甚至还有专门面向社区医院负责人、财务后勤人员的培养文案。”刚从大医院“毕业”回社区的全科医师王心圣说,这种培训既实用效率也高。
过去社区来个人才留不住。现在,有集团撑腰,社区医院管理者底气足了。宝塔路医院朱新星主任指着自己即将竣工的医疗楼,信心饱满地告诉记者,过去坐家里等病人上门,越等人越少。现在装备好了,技术也不断提高,日子应该越来越好过。